李小鹏心理咨询师专栏
本报济南讯 省城某高校大二女生杨丽(化名)患上了强迫症,失眠、不敢见人、认为别人总在议论自己,甚至老觉得别人在监视自己。无奈之下,她在家长的带领下四处求医问药,迄今已花了四五万元,仍然无法治愈。1月8日,给她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的山东心理咨询网咨询师杨忠斌感慨地说:“如果杨丽早接受心理治疗就好了,现在症状很重,治疗起来特别困难。”
杨忠斌介绍说,2007年杨丽从南方考入济南一所大学时,成绩是系里的第一名。 由于南方和北方差异较大,杨丽中学时期成长环境比较封闭,初次来到陌生的环境不太适应,也没有交到朋友,于是她经常看一些恐怖故事片寻求刺激。久而久之,她开始少言寡语,不愿意上课和参加任何活动;后来发展到失眠、不敢见人,常有自残、自杀念头。母亲非常害怕,就带她到处求医问药,最后实在没有办法了,才寻求心理治疗。针对她患有精神病性抑郁症、强迫观念、社交恐怖症等症状,杨忠斌通过药物和心理治疗等方法,给她治疗了半年后,她的病情开始好转,但没有根本治愈的希望。杨忠斌认为,如果在早期心理不适时杨丽就接受心理咨询和辅导,可能她的心理疾病不会发展到现在这样。
让杨忠斌惋惜的是,从 2003年成为心理咨询师以来,他接待的200多名咨询者,几乎都是出现了重度症状后才来咨询。一旦出现了症状甚至到了重度症状,心理疏导和辅导起来就特别困难了。另一位心理咨询师也遇到了同样的情况,上门咨询者中80%以上的人简单打听一下就走了,坐下来咨询的不足20%。真正坐下来咨询的,往往心理问题已经十分严重,甚至不能上班和正常生活了;而这时,简单的心理咨询已经无法解决问题了。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心理咨询业正如两位咨询师描述的这样面临尴尬:需要心理辅导的不去咨询,去咨询的往往症状严重无法治愈,心理咨询成了“夹生饭”。
据悉,从2003年第一届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至今,我省已经有数千人取得了心理咨询师资格,但最终专门从事这一行业的不过几十人。正是由于需要心理辅导的人不来咨询、上门咨询者往往因为症重无法治愈,才使得心理咨询成为“夹生饭”。因此,从上世纪 90年代初就出现的心理咨询业一直无法走出“寒冬”。
向李小鹏发布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