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说来,孩子在3岁前是不会说谎的。他们说的话与事实不符,往往有其原因。比如:
一、 概念模糊:
3岁前的宝宝,对时间、空间、数量、人物关系等概念还是比较模糊的。他可能将以前发生的事情统称为“昨天”,或把昨天发生的事挪到了今天。当邻居小朋友的妈妈问:“你去过动物园吗?”孩子可能回答:“我昨天去了。”而他昨天并没去,他是指自己曾经去过。并不是在有意说谎。
一件东西搞坏了,家长问:“怎么弄坏的?”孩子回答:“妈妈。”但事实上,是他自己弄坏的。这是否说明孩子说谎了呢?也不能。孩子的意思很可能是说:“妈妈看我时我弄坏的。”
当家长给孩子拿糖时说:“够了,不能多吃。”孩子却反复说:“才两个。”也并不是在说谎,他的本意是说,给的糖太少。遇到上述情况,父母不要急于指责孩子,而不妨多问孩子几句,搞明孩子的真正意图,并告诉孩子正确的表达方式。
二、 受大人提示:
有时孩子说谎是受了大人的提示。比如,孩子并没做某件事,但他却可受大人的提示而认为这事是他干的。例如,保姆打坏了杯子,她对孩子说,你打坏了杯子。当父母问道“杯子是谁打坏的?”孩子可能会高声答道:“我!”同样,孩子自己打坏了杯子,父母说:“怎么同小芳(保姆)一样,总打坏东西。”当奶奶问道:“杯子是谁打坏的”孩子就可能会说:“小芳阿姨。”
三、 幻想当成现实:
临近3岁,孩子想象力丰富多了。他常常把自己想做什么当成事实来表达。比如,他非常想让爸爸带他出去玩,但爸爸总没时间,他会说:“我爸爸带我去公园玩了。”他非常想要个同小朋友一样的玩具,但父母不给他买,他也可能会对小朋友说:“我有,我妈妈买的。”
孩子们好像用了魔棍一样,他们往往随心所欲地改变现实。他们时常不自觉地撒谎,还胡编乱造。
对于小不点儿来说,日常生活和想像混淆不清。当他要改变或否认现实时,那是因为他希望现实按着他的意愿变过来。从2岁起,他就会拿着一只空杯子假装喝桔子汁。3岁到4岁,这是以想像为伴的年龄,也是想像生活的顶峰,以后,他将进幼儿园,在那里会遇到许多伙伴,而且还可以使他的梦想具体化。他要在类似讲的故事那样的生活中一直到6岁,或者更大一些。“长毛绒玩具鸭打碎了花瓶”,“洋娃娃吃掉了巧克力”,这并不是在撒谎,这是孩子和玩具打成一片,孩子让玩具说出他所要做的,对像是活生生的。各种动物是他的天地,孩子需要这样的想像世界以培养他的个性。
因此我们不能把必要的发展阶段所发生的事情都称之为谎言。在这种情况下,就应当和孩子一起游戏,然后告诉他洋娃娃是不会吃东西的。和孩子一起玩耍会发展你给予他的信任,渐渐地会帮助他对现实和想像加以区别。
大部分7岁到8岁的孩子都懂得什么叫说谎。对他们来说,有两种谎言。一种谎言并不严重,它只是避免使情况复杂化,只想把什么都弄得井然有序;或者处境尴尬时,说个谎摆脱它。另一种谎言就比较严重,一般来说,它用来对付父母老师或比他年龄大的人。专家认为孩子以下意识的自我为中心,非常自然地要根据他的意愿 来改变现实,而且对真实性的价值也一无所知。9岁的小莉诉说她胃痛,可她母亲看到她忧伤的神情时犹豫不决。
到底要不要去叫医生呢?实际 上,小莉就想和妈妈呆在家里。7岁的德强总是突然“心疼”,而且“蝇子在眼前飞来飞去”,其实这是因为他不想吃他不喜欢吃的那种蔬菜。8岁的小华说她忘了 带笔记本,接着第二天又说她丢了。这样说谎,是因为怕受罚。13岁的王敏因为父母离异,就对他的同学说他父亲在周游全世界。实际上,他的父亲非常喜欢飞机,星期天常常带他到机场去。王敏在这种情况下撒谎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身价,吸引别人对他注意。
孩子们撒谎有时也是为了摆布大人,当他们觉得老得受制于人而不痛快时,他们就要体会一下权力的滋味。有时候,大人对孩子们太不审慎也会迫使孩子撒谎。因此,父母们应当尊重孩子们自己的秘密园地,因为孩子也会出于羞耻心,出于惧怕或是出于嬉笑而说假话。
对付撒谎的态度不要采取高压手段或是一顿伦理教训。这样做会让他丧失自尊。
如果代之以对话,紧张情绪就会消失,而且孩子也不再需要求助于谎言来吸引人们对他的注意。让他自己说“我错了,我犯了一个错误”。要有勇气道歉,鼓励孩子不 要弄虚作假。不管怎么说,孩子的一个谎话没有什么大不了。孩子之所以说假话,那是因为他需要被人宽慰。只要对他说“我爱你”就是最好的办法,可以使他在做了蠢事以后,自己说出真情。
网友评论:
有的孩子说谎是他正当要求得不到满足。比如,孩子想出门玩,家长说,“玩什么?快吃饭了。”孩子就会说:“我吃过饭了。”又比如,孩子想吃糖,妈妈说:“不行,把牙吃坏了。”孩子便说:“妈妈,娃娃要吃糖。”因为娃娃没有牙。所以,家长对孩子正当或不过分的要求,应给予满足,不要认为只有“挫折”教育才能使孩子明理。
小编结语:当父母听到孩子的话与事实不符时,先不要认定孩子就是在说谎,而是要分析为什么,如果是希望,就尽量给予满足;如果是概念不清,就要耐心地教孩子;如果是受大人提示,就应该先告诉他,正确的答案,然后问他两个哪一个对。孩子就会想一想,再回答;至于孩子真的说谎了就要先从自身找原因,注意纠正,同时要告诉孩子,说谎是不对的,好孩子是不说谎的。并可以给他讲一些《狼来了》等有关说谎害处的小故事,以免孩子养成说谎的坏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