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作者说,“教育是一种资源。公共教育是公共资源,私校是私人资本带来的资源。但好的资源永远是稀缺的。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每个人都有权利得到公共教育资源,但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稀缺资源。要得到稀缺的资源怎么办?当然是资源置换,不是家长的资源,就是孩子的资源。家长的资源,比如说家长的财力、家长的人脉、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倾注;孩子的资源,比如说孩子的智商、才艺天赋、后天习得的技能、某种难得的品格。”
对于资源置换的说法,我是完全赞同的。但作者提到的“孩子的资源”,比如智商,才艺、技能、品格等,在我看来,这根本不是孩子的资源,这其实也都是家长的资源,包括智商。家长智商高,孩子智商也不会低到哪儿去;家长有足够的能力和金钱,才能保证让孩子上兴趣班学习才艺提升技能;家长素质高,才能培养出品格优秀的孩子。所以这种“资源置换”,说白了就是赤裸裸的“拼爹”,当然这里的“拼爹”并不全是贬义。
可是作者后面又说,“自己资源越少的父母,越应该重视孩子是不是能得到这份教育资源”,这难道不是悖论吗?况且,很多时候教育资源并不是一个可以靠个人解决的问题,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是一个社会问题。
作为一个大学英语老师,每年接手一批新生,只要他们一开口讲英语,不出三句话,我就能知道他是来自城市还是农村。这些农村孩子,连得到同等质量英语教育的机会都还没有,你还要对他们的父母说,要重视名校资源,实在是有些强人所难。
所以,我据此猜测,作者本身已跻身精英阶层,在写文章的时候,已经假定读者都是跟她一个阶层,讨论的问题属于精英教育,这是个阶级问题。我之前推荐过的那本讨论美国精英教育的书《优秀的绵羊》中也提到哈佛的学生大多数都来自中上产阶级家庭,家庭有能力有资金可以保证他们学才艺,学语言,学运动,然后才有了申请名校时需要的那份亮闪闪的简历。
其次,作者通过举例告诉读者读名校的重要性,比如比尔盖茨和扎克伯格,“扎克伯格一拍脑瓜,要做一个facebook,首先要找程序员,再要有人推广,再之后要找人融资,他找的是谁?同学。所以他的哈佛同学里,随便挑几个,就能凑齐这一班人马了。比尔盖茨也是一样。”
作者是想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优秀的人都会跟优秀的人呆在一起。这个没有错,但是我却认为跟名校没有关系。比尔盖茨之所以是比尔盖茨,不是因为哈佛,而是因为他就是比尔盖茨。就像爱因斯坦,他之所以是爱因斯坦是因为他自己而不是因为什么学校。
天才到哪儿都是天才,他们的光芒是掩盖不住的。而作为一个普通人,这样的道理也同样适用,那就是一个人首先要让自己变得很优秀,那么不管他在哪儿,都会像磁铁一样把其他优秀的人吸引过来。只是标榜“我同学都是哈佛的”,并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如今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也是一个用知识和行动说话的时代,只要你足够优秀(这种优秀绝不是只有靠名校才能实现),不管在世界的什么角落,都会有机会找到跟自己一样优秀以及志同道合的兄弟。
如果说上名校另一个优势是可以积攒优秀的人脉,我就更加有异议。记得曾有个学生发信息给我倾诉大学生活的苦闷,说大家都说大学里人际关系很重要,她也努力扩展自己的交际圈,每天忙于参与各种活动结识各种人,可是却并不开心,因为这占用了很多学习的时间,她不清楚到底哪个更重要。其实,我们很多人都会像这个年轻人一样陷入这个怪圈,甚至被“人际关系”一词所绑架。
这个词从一开始就带有一种功利,如果给孩子灌输了这种思想的话,对他的情感发展很不利,他无法学会开展“真正的关系”。《优秀的绵羊》那本书中也提到,《哈佛大学杂志》上曾有一篇文章描述了这些精英学生,说”他们知道怎样建立交际网,而且常常非常善于人际交往,但是这和真正的友谊完全是两码事。谈恋爱也同样带着功利的目的。“
所以,我告诉那个学生,比起经营所谓的人际关系,一个人最重要的还是那几个真正的朋友。而且,就算是需要经营人际关系,关键还是要看你个人的能力,因为每个人都希望向优秀的人靠拢,你不够优秀,再经营也没有用。
所以说,“上名校”本身就是个伪命题,适合秘而不宣而不适合大肆鼓吹。
网友评论:
我还不够牛,所以我希望我的孩子能上名校。至于怎么推孩子上,怎么不给孩子太大压力,怎么尊重孩子天性发展,怎么全面培养一个“人”
小编结语:如果一开始就设定了一个“上名校”的目标,就不要随便说不给孩子太大压力,因为父母对孩子过多的期待本身就是一种压力,这种压力是无形中如影随形的。而且,如果眼下的每一天都是为了十几年之后而活着,这个念头光想想都让我很有压力。当然,十几年之后当这个目标圆满实现的时候,你也会觉得之前的一切都是值得的,但是教会孩子活在当下而不是为将来而活,难道对只有一次的生命来说,不是会更有意义吗。更何况,那样的将来,到底是父母想要的,还是孩子自己想要的,这也要打个问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