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家庭中,幼儿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地位比较高,即使不被娇生惯养,家长对他(她)也很是宠爱。他们一出世,家长就开始为怎样教育他们花费很多心思。又是买幼教方面的书籍,又是上什么父母学校等等。其实,幼儿教育的关键问题是培养好习惯。只要把握住这个关键问题,在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上多花费点力气,就能事半功倍,收到较好的效果。
孩子刚出世,什么都不懂,对他们来说,一切都是新鲜的。正是在这一时期,对他(她)人生影响较大的一些个性品质在不断与人们的交往过程中逐渐形成。幼儿通过日常生活,逐步积累生活经验的过程就是一种学习的过程。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曾列举了十几种教育的定义,后来把学习归纳为培养好习惯。既通俗易懂,又易于操作。《三字经》里有“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其中的“习”就可以认为是最初的学习。所以,对于幼儿教育,要把它看成是养成好习惯的过程。
自卑型孩子:用关爱给予他们信心
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都有先天的生理或心理欠缺,这就决定了每个人的潜意识中都存在自卑感。如果处理不好会演化成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就孩子而言,即便问题不是这么严重,也会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例如孤僻、过度敏感;恐惧、意志薄弱、抗压能力和抗打击能力弱,甚至发展到自闭、自伤和自杀;从学习上来说信心不足,甚至厌学、逃学或者考试怯场。
部分自卑的孩子会走向人生的反面:自由散漫、不思进取、撒谎、任性。甚至有一部分孩子的逆反、偏激、脾气暴躁和好勇斗狠的问题,也是由于心理自卑引发的“破罐子破摔”。
自卑的孩子经常处于忧虑、恐惧、紧张、苦闷甚至绝望之中,他们比其他孩子更需要一种精神支柱。但他们在短时间里很难从自己身上找到这种支柱,否则也就不会自卑了,所以他们会转而从外界去寻找。他们首先期望的肯定是家人、老师和朋友,因为这三种人是他们最亲密的。此时,我们千万不可视若无睹或者敷衍了事,也不要严加指责要求,或者用“激将法”——对于自卑的孩子,这种方法太冒险了,很有可能让孩子本就微弱的自信心彻底崩溃。因此,不到万不得已,千万不要用。
孤僻型孩子:试着用他们的方式思考和表达
我想首先强调一点,孤僻不等于自闭,更不等于自闭症。自闭症不仅是一种临床心理疾病,而且很有可能涉及生理方面的问题,那不是我们通过教育就能解决的。我只想提醒家长们注意两点:一是如果孩子真有自闭症的可能,那千万不要掉以轻心;二是不要草木皆兵地随便给孩子“扣”上一顶自闭症的帽子。
放纵型孩子:温和和关爱配合坚定
放纵型孩子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少自律,而且对外在的约束和规则也往往不屑一顾。顾名思义,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家长的放纵。
随着教育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家长注意到了一般性放纵的危害,并开始有意识地避免,但有一些比较隐蔽的放纵很容易被忽略,我想强调一下。
偏执型孩子:培养孩子的理性思维,善加引导
这是家长和老师们相当头疼的一种类型,正如一位家长说的:“你说东他偏说西,你让他往南他非要往北,希望他相信什么他偏不信什么,告诉他这么想他偏要那么想,反正就是不和你打一套拳。”
偏执型的情况分为两种:一种是先天性的性格偏执,一种是后天形成的极端思维。但无论是哪种情况,父母都要注意,对待这样的孩子,冷静、耐心、引导、交流、宽容都是最重要的。
家长首先要做的是让自己冷静下来,仔细分析一下,孩子是否真的属于偏执型。因为现在的很多孩子,小时候因为家长娇惯,长大了因为青春期,多多少少都会存在一点偏激的想法,这并不等于真的偏执。如果草草地给孩子扣上一顶偏执的帽子,不但对教育孩子没好处,而且很容易导致家长自己也难以冷静。就家长的心理而言,如果你只是觉得孩子在这件事情上有点偏激,那多数家长都能冷静地教育和帮助孩子;如果家长觉得这个孩子遇事一向偏激,那就很有可能会产生一定的负面情绪,从而影响对孩子的教育。
网友评论:
为人父母不仅要爱孩子,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学会爱。孩子未来要走的路很漫长,做父母的我们不可能一直伴随左右,所以不要让孩子在溺爱中成长。
小编结语:幼儿时期养成了好习惯,终生将会受益,反之,养成了坏习惯,对以后的成长发展就会有很多限制。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孟子小时候,他的母亲为了给他找一个好的生活环境,曾经搬了三次家。为什么要搬家呢,就是怕他学一些不好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