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生活习惯对婚姻的影响
有一个女士在单位是个中层,工作很忙,经常回家很晚。每次他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丈夫自己已经吃过晚饭,碗筷堆了一桌子,在玩游戏,这令她非常生气。丈夫每次加班,无论多晚,她都要等他回来一起吃饭。丈夫这样的行为让她感到不被重视,没少为此生气。因为丈夫在他的原生家庭中从来就是这样,谁回来谁就吃,没有一起吃饭的习惯。而妻子的原生家庭却非常注重家庭气氛的营造,一般情况下都要等全家到齐才开饭。
相信已经在婚姻里的人非常有感触,两人经常会为一些细小的事情生气。比如挤牙膏是从下边挤还是从中间挤;比如回家是否要先换拖鞋,拖鞋怎样摆放等。一个女士的原生家庭都非常爱整洁,家里总是整整齐齐、一尘不染,她的这个好习惯却让丈夫非常恼火,妻子的唠叨和指责让他觉得被控制,在家里一点都不自由,要不回家坐在一个地方不动,要不就很晚回家,夫妻感情亮起红灯。妻子很委屈说:“我多勤快啊,家里本来就应该干净整齐的。”丈夫说:“你的本来和我的本来就不一样。”
我生活在农村,以前经常听到一些这样的故事,说谁家的孩子上了大学非常有出息,找了一个高干家的千金,在家里如何受气之类的故事。这让我想起了传统文化里 “门当户对”的观念,这种婚嫁观念已被现代的思想观念所批判,但我觉得,老辈人的这些观念有其一定的道理,我这里指的不是地位、权势的门当户对,而是两个家庭生活习惯的影响。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农村孩子,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他的知识结构、价值观、生存能力,他的德行、修养都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而改变,但在这个家庭里几十年养成的生活习惯却不容易改变。当然,类似原生家庭地位悬殊的婚姻不一定都不幸福,这要靠夫妻双方的接纳、理解和包容。
原生家庭父母感情状况对婚姻的影响
有一个女士非常优秀,无论是相貌还是工作能力,但她相处了几个对象,无论是能力还是相貌都非常差,也有非常优秀的男士追求她,但总有各种理由无法相处导致分手。连她自己都非常郁闷,“我为什么会是这样?”
原来,她6岁的时候父母离婚,母亲一个人带着她生活非常艰难。母亲每天要打两份工,每天回家很晚。小女孩回到家,家里一个人也没有,漆黑一片,没有任何吃的,老鼠到处乱窜。她非常害怕、孤独,被抛弃的感觉非常强烈。这种感觉深埋在潜意识里,长大后她内心非常怕被别人抛弃,潜意识指示她一定要找一个不如自己的人,这样不容易被抛弃。但条件差很多的人和她不是一个档次,没能力读懂她,没有共同语言和爱好,生活不会幸福。
一个在小的时候频繁更换抚养人,0到1岁期间没有得到母亲细心地照顾,父母感情不好等状况都会让孩子没有安全感。一个没有培养起安全感的人,长大后会到处寻找安全感,这会给她的人际关系带来很多困扰。尤其在婚姻中,由于没有安全感,她会拼命抓住对方、依赖对方、让对方有窒息的感觉而想逃开。
许多婚姻里出现的问题都和小时候父母感情不好、家庭不幸福有关。事实上,原生家庭里的很多东西像在我们身上施了魔法一样,在我们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操控着我们的一切。不幸家庭里种下的恶果会在我们成年后毫无征兆地不一定在什么时间、以什么方式爆发。
因此,我总是忠告那些还没有走进婚姻的人,找对象看什么?不是看他的学历、收入、有没有房子,最重要的是要看他的原生家庭是否幸福。没有学历可以学,没有钱可以挣,没有房子可以买,但不幸家庭给一个人带来的伤害会跟他一辈子,并且会以不同的方式展现在婚姻里。
当然,我的意思不是说单亲家庭里长大的孩子一定不好,很多单亲家庭里长大的孩子更知道自强自立,更知道疼人,只是说,出现问题的概率比较大。如果你找了一个单亲家庭里长大的孩子作伴侣,要有思想准备,要学会理解和包容,让他缺失的东西在婚姻里得到修复,一样会幸福。
原生家庭里互动模式对婚姻的影响
每个家庭里都有自己的互动模式,这些互动模式同样对我们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有这样一句俗话大家都很熟悉: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大打洞。谁家孩子像谁,这句话除了说相貌、脾气秉性像之外,我们会发现说话的语气、处事的方法等都很像。有些成年人也有这样的感受,他很讨厌父亲的某些做法,自己长大会偏偏和父亲一样。在互动模式上,我们不是模仿原生家庭中的行为就是反其道而行之。
比如:父亲脾气暴躁,在家里经常有暴力行为,他有两个儿子,两个儿子的性格不同,会有不同的结果。如果一个孩子性格内向,胆小怕事,他会顺从父亲,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减少被暴力。这样的孩子感情丰富,比较敏感,他能充分体会家有暴力父亲的那种痛苦感受,从心里可能就会有一个内在誓言:长大了我一定不能这样对待我的孩子。这样的人长大后可能性格比较懦弱,没有主见,胆小怕事,缺少男人的阳刚之气。如果一个孩子性格比较外向,脾气倔犟,他内心里会认同父亲的行为,青春期和父亲对抗比较厉害,长大后也会用暴力解决事情,因为是父亲教会了他如何解决冲突。
有的家庭里母亲比较强势,母亲当家作主,说了算。一个强势的母亲往往会培养出一个懦弱的儿子和强悍的女儿。男孩是需要放养的,他要顶天立地,他要敢闯敢干,需要承担责任,这些宝贵的品质是需要机会锻炼的,他在不断自己做主、自己选择的过程中才能学会。一个强势的母亲,控制过多,照顾过多,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机会,因此,男孩就缺少阳刚之气。如果你想培养一个敢作敢当的男人,作母亲的要学会示弱,要对儿子说:“父母老了,这个家就靠你了。”让孩子早参与家庭事务的管理,孩子自己的事情要让他自己决定,不要干涉太多。
一个女孩是需要跟自己的母亲学会作女人的,母亲强悍,女儿长大了也没有女人味,婚姻也会出现问题。因此,要想培养一个淑女,母亲就做给女儿看,什么是善良,什么是温柔,什么是体贴,什么是善解人意。
父母互动模式对子女婚恋观的影响
在这方面,异性父母的影响较大。也就是父亲影响女儿,母亲影响儿子。
父亲对女儿的影响:如果夫妻关系是和谐的,父亲是和蔼可亲的,女儿就会找像父亲一样的人做伴侣,相反,如果不喜欢父亲,就不会找和父亲一样的人。女孩希望找拥有父亲优点但排除父亲缺点的人做伴侣。这些影响都是意识层面的东西,主观上我们会是这样的,但有些时候,一个家庭他对孩子的影响远比意识到的东西更多。曾经听到这样一个案例。
一个女孩拥有这样一个父亲:抽烟、喝酒、暴力,经常打她的母亲和她,她从小恨透了父亲,心想:“长大后我一定不会找父亲这样的人”。后来长大了,到了谈婚论家的年龄,有人介绍对象,她先问:“抽烟喝酒不?找到一个不抽烟喝酒的人,结婚了”。奇怪的是,结婚2年后,丈夫开始抽烟喝酒,开始打她。她非常气愤,后来离婚。经人介绍,又找了个,不抽烟不喝酒,结婚不久,丈夫也开始抽烟喝酒。这个女士非常痛苦,她无法解释这种现象,就说:“我就是这样的命啊!”这是命吗?不是,其实,是她在潜意识里已经认同了她父母的互动模式,人有一种神奇的力量,你会让别人怎样对你,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一个妻子能把老公培养成一个什么样的人。这种现象,有的是受我们意识控制,能意识到,有的是受我们的潜意识控制,自己意识不到。
母亲对儿子的影响:如果一个母亲比较强势,或者对儿子照顾过多、溺爱,儿子就会形成对母亲的依赖,没有主见,习惯被照顾。他将来找对象他就容易找和母亲相似的,在婚姻中继续寻求照顾。有些男士喜欢找比自己大的,比如姐弟恋,还有个别的找和自己母亲年龄差不多的,这些人很多是有恋母情结。
小编结语:家庭塑造人,说的就是原生家庭。原生家庭塑造人的个性和人格,奠定安全感,培养情商和价值观,家庭的关系模式决定了我们成人后人际关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