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是一个人生命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主题。很多到咨询室的来访者,之所以遇到生活和情感关系的困扰,性心理的困扰往往是直接或间接的原因。很多无性婚姻的发生,都和生命早期性心理的发展有着高度的关联性。
中国人的家庭常常把孩子放在最核心重要的位置,以逃避成年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大家都关注孩子,就可以不用管各自的感觉和需要)。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很多孩子出生后一直与父母亲同床,到七八岁才会分开,有些更晚可能会到十多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并不利于孩子的性心理发展。
孩子在三岁左右,性心理会开始萌芽,他们开始朦胧地感受到自己的性别,对异性父母产生强烈的依恋感。此时比较妥当的做法是开始让孩子离开父母的卧室,有一个独立的空间单独睡眠。一百多年前,精神分析的鼻祖佛洛伊德提出了“俄狄浦斯情结”说,即女孩恋父男孩恋母的情感现象。之后一直为世人所诟病,认为他这样的说法骇人听闻,不通逻辑或者不符合科学精神。这些反对和质疑的声音里,其中就包括一些心理学研究者。
无论这个“俄狄浦斯情结”的说法实际上是否符合科学,起码在我的工作中,我一遍又一遍地发现,当人们在幼年时与异性父母过于亲近,同时又缺乏对同性父母的认同时,就可能产生强烈的性心理冲突:渴望性,但是不能在行为上实施性。因为这个阶段的男孩,可能会一边热烈地向母亲示爱,一边又深深地恐惧于父亲的惩罚;而女孩子则同样试图取代自己的母亲,而成为父亲最心爱的女人。对于男孩来说,与所爱之人进行性的接触,就可能遭到幻想中的父亲的惩罚;而女孩们要么深陷不伦恋情,渴望抢占别人的丈夫或与她人分享丈夫,要么嫁给不需要性的男人,重温早年与父亲有情感但是不能有性的关系状态。
比较健康的发展是,孩子们慢慢意识到,自己需要通过向同性父母认同,而获得异性父母的爱和欣赏,由此完成人格的独立,将更多的注意力投向自身和外部环境,开始发展自己的人生。可是在很多家庭里,却常常无法提供这样的空间。基于“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大部分的中国父亲在家庭里都是缺位的,这导致母亲与孩子的关系过于亲密,由此而带来的系列心理和婚姻问题,每天都在我们的生活中默默上演。
网友评论:
孩子出生后分床而眠(在母亲旁边睡自己的小床),满三岁和父母分房,对于孩子的性心理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小编结语:作为男人,在思想上意识到家庭是幸福成功的基本要素,尽量多地投入到育儿的过程,去享受作为父亲的自豪感和力量感;而作为女人,常常审视你的生活和内心,是否有被传统文化所绑架,放任丈夫游离在家庭之外,是有效避免孩子在成年后出现上述心理和情感困扰,也能够让自己在家庭生活里得到满足的基本工作。这样的基本心理学常识,需要在新一代父母们的育儿思想里广为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