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家长表示更多地在家读书及家中书本较多,那么孩童左脑的一个名为“顶、颞和枕叶皮层联合区”的地方就会显示出大得多的活跃度。文章的第一作者约翰·S·赫顿博士是辛辛那提儿童医院医疗中心的临床研究员。他表示,这片大脑区域“是个分水岭区域,与多感官的整合有关,会整合声音,然后是视觉刺激。”
人们已经知道,当儿童自行阅读时,大脑的这片区域会非常活跃,但赫顿指出,婴幼儿听别人讲故事的时候,它也会活跃起来。这项研究中尤为新奇的地方在于,能接触到更多书本及在家能听到更多故事的孩童,处理视觉联系的大脑部位也会显示出高得多的活跃度,就算他们待在扫描仪中,仅仅听到了故事,并不能看到任何画面。
“孩子听人讲故事的时候,会在收听的同时在头脑中想象,”赫顿说。“比方说,听到‘青蛙跳过了木头。’他们会想,我见过青蛙,也见过木头,那会是什么样的呢?”
他表示,大脑活跃度的这种差异显示,那些通过读绘本和听故事在形成视觉影像上获得更多练习的孩童,或许能习得特定技能,而这些技能将帮助他们后来将文字转化为画面和情节。
“这有助于他们理解事物的样子,也许还能帮助他们过渡到阅读没有图画的书本,”他说。“这能令他们在日后建立起较强的阅读能力,因为他们已经开发了脑袋里面负责帮助理解故事情节的部分。”
赫顿推测,书本也许还能刺激创意,这是动画片等以屏幕为媒介的娱乐未必能做到的。
“当我们透过视频向孩子叙述故事的时候,我们是否走了捷径,把那个过程稍微缩短了呢? ”他反问道。“我们是否在夺走他们该做的事?他们不用自己想象故事内容了,因为故事已经堆到了他们面前。”
那么,请问,你真的会给孩子选择合适的故事吗?书店里有那么多绚丽夺目的故事书,哪一本才是更适合自己孩子的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应该怎样选择吧!
寻找最原版的故事
那些最能够触及孩子发展需要的故事,往往是最没有被冲淡的故事,换句话说就是故事最原始、最真实的样子。经典的故事,大都是作者们有感而发之作,是将现实抽象化的作品。故事中主人公可能经历种种磨难,在每一个困难面前,主人公都能通过不同的方法克服。成人可能会觉得故事的过程看起来冗长繁杂,故事的结尾却总是一样的,实在无用。其实不然,故事中的每个经历,都会有孩子感兴趣的地方,那些方法、勇气、内在冲突等,都可能会促进孩子的成长。所以,试着找格林童话的最真实版本吧!
插图有利也有弊
现在的儿童图书大都有插图、模型等,绚丽夺目,它的优势就是确实能够吸引孩子喜欢读书这件事情。但其实我们都知道,孩子的想象力是天马行空的,每听一个故事,都会用自己的想象为主人公塑造形象,插图过于多的话,反而会限制孩子的想象力,他们会认为“哦,原来这个人是这个样子的”,跟自己的想法是不一样的,渐渐地失去想象的乐趣,就像我们看了某部小说后,再看电视剧就会觉得特别不符合自己的想象。所以,为了保护孩子的想象力,我们尽量选择插图少或插图大部分是背景的故事书吧!然后让孩子发挥想象把想到的画面画下来。
有对抗、战斗的童话故事就一定不好吗?
孩子的成长过程,需要经历很多的阶段,他们内心的冲突、对抗,自我人格整合中的战争,都是我们看不到的,同时从家庭走向社会的过程中,孩子也需要逐渐独立。童话故事中那些王子们为了公主独自战斗、历经磨难,最终成功的场景,其实在孩子的心理是起到化学反应的,它不仅仅描述了孤独的感觉,它还引导孩子在战胜妖魔鬼怪和获取财富、爱情时,培养所需要的勇气、智慧、信心与独立自主!所以,不要只站在成人的角度为孩子选择故事了,看看孩子自己的成长需要吧!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需要听不同的故事。
2岁前的孩子受认知能力与语言能力的限制,更适合听简单的小童谣。2岁到6岁的孩子,更适合听直观故事,即故事主人公的不同行为直接导致的不同结果的故事,期间,有很多道德因素的控制让孩子倾向于做“好人”。6岁到10岁的孩子,则可以听一些稍显复杂、曲折一些的故事,比如“灰姑娘”“白雪公主”等,这些故事中涉及到痛苦与希望,可以让孩子明白即使有痛苦,只要勇敢、坚强、善良,总能看到希望。10岁以上的孩子更喜欢神话故事了,他们需要一些给予自身鼓励、提供乐观态度的故事,来帮助自己战胜困难。
网友评论:
故事,是陪伴孩子成长的最好礼物。每个故事情节所蕴含的道理,都会藏在孩子的潜意识中,为孩子提供能量,促进孩子的成长。让我们一起,为孩子选择最好的故事吧!
小编结语:“比起儿向言语,绘本的字词组合更多元化,”这篇研究论文的第一作者杰西卡·蒙塔格说。她是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的心理学助理研究员。“这可能说明,那些由监护人向他们朗读绘本的孩子,能听到其他孩子大概没听过的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