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系统动力
家庭系统是由婚姻、血缘和情感为纽带连接起来的,在这个系统中存在着一种影响、控制整个系统的动力:要爱和接纳每一个系统成员,这种爱和接纳通过婚姻情感表现出来,如果不能去爱和接纳,或者被爱和被接纳,婚姻情感会出现问题了。
首先,从一个家庭系统、或者家族系统的宏观角度看,如果在这个系统中存在婚姻情感问题,这种问题至少会影响到3~8代人的婚姻情感。你可以看看:父母婚姻情感出现问题的人,他们孩子的婚姻情感是不是大多出现了问题?
夫妻争吵实际上是一个不能关爱对方、不能接纳对方的一个过程,这是家庭系统不能允许的,其动力会对这种行为进行约束或者干脆将这样的人驱逐出去。
其次,当上辈人不能关爱下辈人,或者关爱不够时,下辈人因获得的婚姻情感能量不足,自己也无法去关爱配偶或孩子,造成婚姻家庭情感问题。想一想,当夫妻争吵时,争吵的背后是不是责怪配偶不关心自己、不能给自己安全感?究其仔细,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夫妻并不缺乏配偶的关爱,为什么他们还要去指责配偶不关心自己呢?其实这是他们从小父母关爱他们的心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转而向配偶索取吧。哪些早年在单亲家庭、矛盾家庭、冷漠家庭、留守家庭或专制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他们得到父母心理关爱的能量是不是很少?如果是,他们肯定要在婚后向配偶索取了,索取的方式就是通过指责、抱怨等方式进行。
潜意识驱力
每一个都有巨大的心理能量,这些能量90%以上被贮藏在潜意识里,这些能量能否发挥作用取决于一个人的安全感和情感。
对于一个安全感强烈、积极情感的人来说,潜意识巨大的能量会帮助你发挥建设性的作用,如你对配偶有好感,或者很爱他(她),你就会觉得和他(她)在一起很快乐,愿意和他(她)尽量多呆在一起,愿意为他(她)付出,认为这种付出是甘心情愿的,是快乐的;
对于一个安全感不强、消极情感的人,潜意识巨大的能量会帮助你发挥破坏作用。在婚姻情感生活中,如果你对配偶感到不满意,这种消极情感会触发潜意识能量,帮助你去战胜对方,或者摧毁对方。你看看这个社会上,是不是经常报道一些触目惊心的家庭恶性案件呢?
如果一个人在早年成长经历中是快乐幸福的,这种阳光型的人遇到事物刺激时,即遇事向好的方面看,往往触动的是建设性的驱动力;如果这个人的早年成长经历是痛苦的,遇到事物刺激时,往往触动的是破坏性的驱动力。这种理论也就诠释了为什么有的人婚姻会幸福,有的人婚姻不会幸福。
动机驱力
潜意识层面的力量往往是不由自主的驱动人们去行动的,但在意识层面也存在一种目标驱力,积极的目标驱动力会帮助你去找到幸福,消极的目标驱动力会让你远离幸福。为什么呢?
从哲学辩证法来看,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积极面和消极面,哪些选择积极面来评价事物,哪些人喜欢选择消极面来评价事物呢?这种选择取决于一个人早年经历中形成的思维模式。如果你早年经历是快乐的,你往往会选择积极面,否则你会选择消极面了。
网友评论:
爱情没有了,亲情没建立。责任也就没有了。
小编结语:在婚姻生活中,积极思维模式的人,总是从积极的角度来评价欣赏配偶,这种评价会让对方感到愉悦,双方情感更加融合;消极思维模式的人总是从消极角度来评价指责抱怨配偶,这种消极评价会让对方感到不愉悦或痛苦,双方情感只能是越来越疏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