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言无忌,最真实的是孩子。尤其是没有受过学校教育的、7岁以下的孩子,心里怎么想的就怎么说,没有成年人的圆滑、世故。可是世界上很多事情,真实地说出来就是非常没有礼貌的表现。
那么,如何教育孩子说真话而又有礼貌呢?
让他感同身受
家长有自己的“圈子”:亲人、同学、同事、朋友,可是大人们的“圈子”对孩子来说,几乎是陌生的,我们大人之间的友情、亲情孩子是无法领会的。要求孩子像我们对客人发自内心地热情洋溢很难。谁都对自己的东西感兴趣。反过来说,你对幼儿园的那些小不点,是否也可能像孩子一样牢牢记住?让孩子接受客人并且具备热情,就先要和孩子为客人的问题进行沟通。这种沟通是很重要的。孩子是跟着大人的感受来表现的。就如我儿子,我用他幼儿园的小朋友做比喻,跟他说,自己和即将来作客的阿姨,关系是多么的好,当客人来时,他也就很热情了。所以,每当有客人上门,家长跟孩子说说自己和客人之间的友情,说说与客人之间的趣事,孩子就会跟着家长的感受去礼貌待客了。
学习做客人
一个巴掌拍不响,作客时,想孩子对你有礼貌,你就必须尊重孩子。其实孩子的世界很小,心很纯,没有任何世故、功利,和孩子交往是很容易的事情。记得去作客时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
说来好笑,儿子两岁前是我母亲带的。但是现在儿子对我母亲一点也不亲,因为母亲一来我家就“说”儿子的不是:不肯认真吃饭啦,挑食啦,不肯收拾玩具啦……弄得儿子十分害怕她的到来。实际上,儿子身体很健康,饿了会问我要饭吃,怎么可以要求孩子顿顿吃几大碗?父亲就不同,一来我家就开“高帽公司”:说孩子大方,什么都肯给外公吃;说孩子聪明,爱看书,还没上学就会认那么多字;认得那么多的公共汽车路线,带外公去玩头头是道,不会迷路……吃饭的时候也半碗半碗地盛,和儿子比赛谁吃得多。儿子被他哄得吃了几个半碗,出去玩半天一下午都不会喊饿。
年轻的爸爸妈妈如何应对宝宝的不礼貌,幼教专家列出以下几点具体做法:
1、隔离冷静情绪过激的宝宝
面对正在生气口不择言的宝宝,家长可以让他先单独冷静一下,等到情绪稳定后再与孩子进行交流,让他了解自己刚才的行为是不礼貌的,会让对方感觉不舒服。爸爸妈妈切不可自己先发一顿脾气,最后不了了之,让孩子不清楚自己错在哪儿,也不知道怎样做才是正确的表达方式。
2、父母做个好榜样
孩子有没有礼貌不是天生的,是后天培养出来的,而且孩子天生就喜欢模仿别人,所以爸爸妈妈在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注意讲礼貌,尊敬老人,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3、巧用奖惩制度
父母可以多带宝宝外出,让宝宝一同参与各种成人的社交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模仿成人的各种礼仪行为。如果孩子在适当的场合表现得体,或者展现出有礼貌的良好举止,就奖励一张贴画;如果表现粗鲁无礼,就拿走一张贴画。当贴画积累到一定数量时,可以让孩子选一件自己喜欢的小玩具或书籍,进一步强化宝宝的礼貌行为。
网友评论:
“宝宝会成为一个懂礼貌的孩子”的话语激励宝宝,给宝宝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让他朝着父母期望的方向发展。
小编总结:我们都想自己的宝宝讲礼貌,有礼貌,如果孩子出现了没礼貌的情况,那么我们就要及时的纠正,以上为大家介绍了纠正孩子没礼貌的四个方法,希望给家长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