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暖云婚姻帮
情感驿站
首页 > 情感驿站 > 亲子教育 > 家长和孩子之间发生误会时怎么办

家长和孩子之间发生误会时怎么办

核心提示:如果自己的孩子也被人冤枉过,父母也许会感同身受,明白孩子蒙冤受委屈后的性格变化,是对孩子的成长造成很大的父母影响的。那么,孩子遇到的“蒙冤”时怎么办呢?

当父母的,常会有错怪自家孩子的时候,让孩子很受伤。您和孩子之间,发生过误会吗?当您无心伤害了孩子之后,您会怎么做?

故事一:因为我的不信任,女儿耿耿于怀

那天,我刚下班回到家,就看到女儿在书房里上网。我的怒火腾地一下上来了,冲到屋里大声对她说:“上周你才保证周一到周五不上网的,这才几天,手又痒了?你说因为上网你的学习受了多大影响?”说着,我就要去关电脑。

女儿突然坐起来说:“我没玩!语文老师布置作业了,让上网查成语故事!”我迅速扫了一下电脑屏幕,果然她是在查成语故事。当时我有些尴尬,正在不知所措时,女儿“哇”的一声大哭起来,一边哭一边说:“上次我保证以后,一次都没玩过电脑。今天是语文老师让查资料的,我本想等你回来再查,又怕晚上你写稿用电脑。妈妈,没想到你这么不信任我!”看着女儿大哭,我知道这次是我无心伤害了她。

这样的时候,如果我直接向女儿认错,她更会觉得自己受了委屈。小孩子都有得理不饶人的心理,肯定会闹得更厉害。索性淡化处理这件事,先让孩子冷静下来,我只说了句:“好了,妈妈先去做饭。”

家长和孩子之间发生误会时怎么办

女儿见我去忙了,也停止了哭泣,一个人躲到房间去了。我一边做饭,一边想,小家伙肯定心有怨气,给她点时间,让怨气平息一下,再做“安抚”工作也不迟。我把冰箱里的排骨拿出来,特意为女儿做了她最爱吃的红烧排骨。

老公回来后,我悄悄把误会女儿的事告诉他,叮嘱他一会儿要做“和事佬”,负责逗女儿开心。饭做好了,我敲门让女儿出来吃饭。只见她撅着嘴,一脸的不开心。老公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和女儿开玩笑:“宝贝,今天又有你最爱吃的红烧排骨,你老妈真偏心,我早就想吃炸带鱼了,就是不给我做,天天做你最爱吃的。这次可别像上次那样,吃完红烧排骨,照着镜子说脸胖了一圈。”女儿笑了,坐到饭桌前。

排骨的诱惑让女儿的情绪好多了,两块排骨吃下去,她好像已经忘了刚才的不愉快。一家人边吃饭边聊天,我说:“今天我可忙坏了,下了班去了趟邮局,然后帮妞妞去问舞蹈班的事,还给她买了本作文书,最后去买菜。”老公冲女儿说:“咱家你妈是最累的,最有功的。你瞧她把咱俩养得这么胖,自己瘦成那样。”我问女儿:“这次做的红烧排骨怎样?”女儿冲我一笑说:“好吃!妈妈,以后有些事我可以自己做,比如买作文书,不用您什么事都操心。”我欣慰地笑笑说:“宝贝长大了,知道疼老妈了。”

就这样,一顿饭,大家都没有提刚才我无心伤害女儿的事。但是我知道,因为我的不信任,女儿一定耿耿于怀。晚饭后,我到女儿房间,很认真地对她说:“宝贝,对不起,今天我误会你了!”女儿故意装出大人的样子,拍拍我的肩膀说:“没事的啦,老妈!”然后她又说:“妈妈,我知道您很辛苦,有时候情绪不好我应该理解,不该和你闹脾气!”一场小误会就这样烟消云散了,而且母女之间还加深了理解,感情更深了。

故事二:我误以为儿子早恋让他很受伤

在整理儿子的床铺时,我意外地发现了一张照片。十六岁的儿子趴在一片草地上,露出灿烂的笑容。一位和他年龄相仿的女生,顽皮地趴在他的背上,两只手揪着他的耳朵……

倒吸了一口冷气。联想到儿子最近的反常表现,比如回家就待不住,魂不守舍的样子;花费惊人,我口袋里的钱总是莫明其妙地不见了……我拿准了一个事实:儿子早恋了。

儿子从学校回家后,我思考着应该怎样开口说。我很能说,儿子也是如此,但我俩回到家里,就都不能说了。我不能说,是儿子已不爱听我说。他从小到大,我也实在是说得太多了,何况其中重复的内容太多,自己也听着没劲。儿子不说,好像是不屑于跟我说,或者说了也白说,于是干脆不说。

我单刀直入,拿出那张照片,让证据说话。儿子随便瞟了一眼,出其不意地从我手中夺过那张照片,三下两下撕了。好,撕了就证明有这事。于是,我长话短说,尽量用格言式的语言跟他说话。“你听着,当一个人还没有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时,恋爱是不合适的。”儿子一如既往地选择了沉默,没发表意见。

那天,我忍无可忍了,对儿子说:“我想见见那个女生,你告诉我她的名字和家庭住址。”儿子瞪大了眼睛,然后决然回答我说:“你打死我,我也不会说的。”

机会终于来了,有个小女生打电话找我儿子,电话被我接了。我用温和的语气,问她是不是我儿子的同学,很策略地对她说:“我能见见你吗?放心,我不会伤害你,我连你的名字也不想知道,咱们找个地方坐坐,聊一下,好不好?”小女生同意了。

这是一个清瘦柔弱的孩子,大大方方、坦坦然然的样子,长着一双会说话的眼睛。她说:“叔叔,你问吧,我什么都告诉你。”她说,她和我儿子不是在谈恋爱,至少她自己是这么认为的。她只觉得和我儿子在一起很谈得来,像知音一样。两人在一起也没谈别的,除了谈网上的事,就是讲各自父母的坏话,两人掏心窝子以后,就经常在一起玩了。

“我妈也说我早恋,什么叫恋爱,我不懂啊。叔叔,像我们这样,就是恋爱了吗?”小女生茫然地问我。

“这个……这个嘛,也许结论下得有点草率。”我吞吞吐吐地说。“作为一个学生,交往方式还是……还是要注意一下。”我想起了那照片。

跟小女生分手后,我决定回家也跟儿子掏回心窝子。但他却不见了,床头上留着一封信:“爸爸,我知道您去干什么了,我也知道您是为我好,但我不会原谅您!我奉劝您,不要以为你们的经历就一定蕴藏着真理……别找我,也别自以为是以为我出走了,我在学校里。”

捏着信,我忽然悲从中来。“这小杂种,为什么就不能好好跟父母说话呢?”(阮红松)

故事三:儿子终于愿意跟我回家了

那天晚上,我为一件小事不分青红皂白训了儿子一顿,训得儿子脸都黑了,但他一直没吭声。后来,他说肚子饿了,要下楼去买点吃的。谁知儿子下楼后,再也没有回来。

我以为儿子心里郁闷,跑同学家去睡了。

第二天,儿子还是没有回来。我慌了,给所有的亲友打电话,他们都说没见到我儿子。寻了两天,没有儿子的任何消息,我这才意识到:儿子出走了。

这种事情,以前经常听别人说起,可没想到如今真实地降临到自己头上。

正值假期,儿子的同学都放假了,找他们十分困难。于是,跑到学校,找到儿子的班主任,将儿子同学的电话,密密麻麻抄了一页纸。回家后,挨个打电话。儿子的同学都说没见到他,只有一位男生给了我一点希望,说加了儿子的QQ,马上用QQ和儿子联系。

我耐心地等了半天,那位男生打来电话告诉我,儿子一直不在线,他已给儿子留言了,不知回不回。他热心地告诉我两个群号,说儿子在这两个群里。我马上打开电脑,向那两个群发出加入的请求,有一个群很快就接受了我的请求,加我了。我进了群后,很快就看见了儿子的网名“坏坏孩”,头像果然暗着,不在线。我发言说:“谁知道‘坏坏孩’在哪里?”

有个叫“小霸主”的问我是谁?找“坏坏孩”干什么?我想了想,发帖说:“我听说他老爸出车祸了。”惊人之语一出,群里的头像马上亮了一片。让我喜得差点蹦起来的是,“坏坏孩”的头像也亮了。

“老男生,你是谁?你造谣,小心偶扁你。”“坏坏孩”说。群友说老男生是新来的,估计是造谣。“坏坏孩”就隐身了,我再发言,“坏坏孩”死活不理了。

我一直守在电脑边,苦思冥想着怎样再将儿子钓出来。忽然想到儿子平时玩网络游戏,谈到有一种游戏的兵器可以卖钱。于是,我发言说:“我有件兵器要卖。”群里的头像又亮了一片,纷纷问是什么兵器,价钱如何?这个我又不懂了,机智地周旋说:“有意购买者请加我,私聊。”

“小霸主”上钩了,加了我。我稳住“小霸主”,亮了真实身份,坦诚地向他说了自己和儿子的矛盾,以及儿子这次出走的原因。“小霸主”很仗义,答应帮我,说他的QQ版本厉害,能测出对方的准确IP地址。“小霸主”去了一会儿,就说测出“坏坏孩”现在的IP地址了,在我所在城市一个叫“畅想”的网吧。

我马上骑上摩托车,10分钟就赶到“畅想”网吧,将出走三天的儿子给逮住了。我让儿子跟我回家,可儿子不肯,直到我向他保证:以后不会不分青红皂白地批评他,他才不情愿地跟我回了家。(阿松)

旁观者言:不要让自己的期望变成对孩子的伤害

我女儿刚上小学时,各方面表现优异。她擅长画画,作文写得好,成绩优秀,是老师的好帮手。我非常欣慰,对她的未来充满了期待,经常借鉴一些成功的家教经验,让孩子超越更多的同龄人,朝着我预期的目标发展。

但到了三年级,她突然变成一副无所谓的样子。班上的工作不积极了,学习中的错误多起来了,连最喜爱的画画也不想继续了。无论我采用威逼法还是激将法,情况都没有好转。有一次,她居然在课堂上玩玩具,被老师批评。回家后,我大发雷霆,狠狠地数落她,她一反往常的顺从,大喊大叫道:“我做不好,就是做不好。为什么要做那么好?为什么要更优秀?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孩。”

我听后惊呆了,伤心、失望,一个人在房间里待了好久。我开始反思自己对待孩子的教育方式,也许我太急功近利了。我一直以大人的眼光看待她,让她活在我的期望里,无形中增加了她的压力。她担心自己做得不好让我失望,以至于对自己越来越没有信心,甚至放弃自己。

想清楚以后,我决定以后不再给她施加额外的压力,尊重她的意愿选择兴趣班,学习中出现问题一起分析,重视她的每一点进步,周末还经常陪着她做她喜欢做的事。渐渐地,孩子再次成为一个充满信心的孩子,还准备自学日语,学弹古筝,和我的关系也比以前更亲密了。

我想,如果爱孩子,请把期望值设定在合理的范围内,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不要让自己的期望变成对孩子的伤害。

网友评论:

无论被误解的事情大小,我们都应该主动道歉并安抚孩子,不让他留下心结,以免激起孩子更多的逆反和消极心理。最后,家长还需要就事论事地进行反思和积累经验,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误解孩子并不糟糕,糟糕的是始终无法掌握正确认识孩子内心、引导孩子成长的方法!

小编结语:家是孩子出生后接触的第一个社会小环境,父母是孩子最初接触也是最多接触的人,家庭在孩子的生活环境中起着极为重要的影响。长期与家人生活在一起,孩子会受到家庭环境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对日后的行为习惯和心理性格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当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任何不顺心的事情,父母的教育责任是首当其冲的。

以上知识仅供参考,如有婚姻情感问题,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获得更有针对性的建议。
您可以 在线咨询心理咨询师
文章关键词:  亲子教育  教育孩子  教育方法  父母和孩子误解 我有婚姻情感问题咨询>
一键转帖到:

全国优秀心理咨询师(按照帮助人数排序)

更多>>
相关评论
快速发布心理咨询
4006-188-116 在线客服
  • 服务号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立即咨询
  • 订阅号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订阅婚姻宝典

©2008-2017 hunyin163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6004136号-1
济南暖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济南市高新区舜泰广场6号楼1703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