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生长激素分泌增多
五月是万物生长的季节,人体也不例外。人体新陈代谢旺盛,血液循环加快,呼吸消化功能加强,内分泌激素尤其是生长激素分泌增多,为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创造了“黄金条件”。
阳光中的紫外线含量充足
五月阳光中的紫外线含量是所有月份中最高的。紫外线对于骨骼的生长发育同样有益,因为无论是食物中的维生素D,还是人体皮肤组织中的维生素D,只有经过紫外线的照射转化成维生素D3,才能被人体吸收,进而在肝肾内转化成具有生物活性的羟化维生素D,后者能促进胃肠道对钙、磷的吸收,减少它们经肾小管的排泄,为骨骼的生长发育提供充足的钙、磷。
3岁前定身高?
出生至成年,身高生长速度不是匀速的,出生至2岁时一般身高会长28cm,其中在4个月以前、5~12月、1~2岁这3个年龄段各完成1/3。2岁前营养对生长的影响远超过遗传因素,年龄越小越是如此。2岁后至青春期前每年匀速长高5~7cm直至青春期第2次加速。
换言之,一个身高170cm的成人,其身高1/3以上是在出生至2岁长成的。这种不同年龄段具有不同生长能力的情况是因内分泌的复杂调控所致。3岁前如受到有害因素的影响,如营养、疾病或药物等,那么,对身高的损害将是永久的。
孩子身高规律
新生儿身长平均约为50厘米,第一年身高增长最快,约25厘米,第二年身高增加约10厘米,两岁以后平均每年增长5-7厘米,若孩子年身高增长低于4厘米,就要考虑孩子可能患上了矮小症。
2-12岁儿童平均身高估算公式:身高(厘米)=年龄×7+70
究竟是什么“拖”住了孩子的身高?
元凶一:危机意识薄弱
民间说法:“身高发育有早有晚,小时候矮点也不要紧,青春期的时候再给他多补补,肯定能追上。
类型诊断:守株待兔型
专家观点
专家为我们分析了这样一个现象:“很多身材矮小的孩子来看病的时候,年龄已经过大,骨骼已接近成年骨骼,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即使勉强治疗或用一些药物,效果可能较差。最佳的治疗年龄应为四五岁以后。”
据专家介绍,在小儿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骨骺的生长发育对身高起着决定性作用。过了青春发育期,骨骺全部骨化,骨骼就不再有生长的空间,身高也就不会 再增加。矮小患者起治年龄对治疗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起治年龄偏大,对成年身高贡献较小。早期治疗可最大限度提高患者的成年身高。因此,在儿童保健期 经常不达标的儿童,应该到儿科内分泌科随访,家长不能抱着“等等看”的心态慢慢来。
元凶二:缺乏纵向随访
民间说法:“带孩子去检查身高,第一次检查结果指标都很正常,以后也就没有必要再去随访了。”
类型诊断:一劳永逸型
专家观点:专家针对以上现象抛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孩子的身高是在不断改善、增高,还是不断生长、滞后,都需要纵向观察来进行科学的判断与治疗。”如果每年的 生长不断滞后并生长缺陷,就需及早诊治。若第一次检查正常后就不来就诊了,过了几年之后,骨龄明显超前,问题随之扩大化。虽然相比前两年家长的意识已明显 进步,但是纵向随访的概念依然淡薄。
元凶三:混乱的生物钟
民间说法:“孩子要长身体,当然最主要的是在饮食方面下功夫,再加点运动也就可以了。”
类型诊断:厚此薄彼型
专家观点
现在的孩子学习压力过大、经常不吃早餐、运动不合理、偏爱快餐等因素都可导致孩子身高不理想。因为大脑的能量来源于葡萄糖,一般经过一夜的睡眠,血液中 的葡萄糖已经使用得差不多了,这时候如果不能及时从早餐中获取新的葡萄糖来供给大脑,就会影响身体各种功能的正常运转。
如何让婴儿长高
一、均衡的营养供给
宝宝应有良好的饮食习惯,保证每天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物及维生素,特别要适当补充动物性蛋白(优质蛋白)。
二、适量的运动锻炼
运动锻炼能促进孩子骨骼、肌肉、关节、韧带的发育和功能健全。可以在床上玩蹬腿、翻滚、爬行,或者进行游泳、跳跃、婴儿操等运动,对宝宝的身高发育都会有一定帮助。
三、保证充足的睡眠
根据不同月龄应该保证不同的睡眠时间,尤其是晚上要睡好。睡眠对宝宝的生长发育实际上是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因为在每个睡眠周期里面,比如生长激素是在睡眠周期里面以脉冲形式分泌出来的。
四、营造爱的生长环境
除了保证营养、睡眠和运动外,还应该尽量减少精神因素对宝宝身体发育的影响,为宝宝营造温馨安全、充满关爱的生长环境。这样不仅有利于宝宝的身高发育,对宝宝的心理和智能发育也是有帮助的。
网友评论:
从日常生活中也能感觉到,睡不好的宝宝吃不好、玩不好,特别难带,所以有的宝宝睡眠质量特别差和睡眠特别不规律,身高和体重都会受到很大影响,直接影响到宝宝的生长生育。
小编结语:蛋白质缺乏会直接影响身高增长。一些容易造成孩子身材偏矮的重要微量元素如锌、铁和B族维生素,在动物性食物中较丰富;钙、磷元素及维生素D是骨骼生长的重要物质基础。牛奶既含高蛋白又含高钙,是很好的促进长高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