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养中有时由于收养人与被收养人之间年龄相差较大,或者是亲属之间收养受辈分的影响,收养人与被收养人以父母子女相称不太恰当,便以祖孙相称,形成所谓的隔代收养。
二、隔代收养是否受法律保护
我国收养法对隔代收养的问题没有明确规定,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事政策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中涉及到这一问题,并规定:“收养人收养他人为孙子女,确已形成养祖父母与养孙子女关系的,应予承认。解决收养纠纷或有关权益纠纷时,可依据婚姻法关于养父母与养子女的有关规定,合情合理地处理。” “收养他人为养子女,视为养父母与养子女的关系的,可互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司法实践中对隔代收养也普遍予以认可,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收养条件并办理了相关手续的,均承认收养关系成立,收养人与被收养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比照养父母与养子女的关系处理。发生继承时,养祖父母与养孙子女之间可以互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可见,隔代收养受法律保护。
该问题涉及到的相关文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事政策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1984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公布实施的《关于贯彻执行民事政策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9条规定:“收养人收养他人为孙子女,确已形成养祖父母与养孙子女关系的,应予承认,解决收养纠纷或有关权益纠纷时,可依照婚姻法关于养父母与养子女的有关规定,合情合理地处理。”
但是,也并不是说隔代收养就是肯定有效的。因为有学者认为:收养法还规定了“不得违背社会公德”的基本原则,因此不得隔代收养,直系血亲间、兄弟姐妹间不能收养,如:祖父母、外祖父母不能收养孙子女、外孙子女;姐(兄)不能收养弟(妹)等。
三、隔代收养的弊端
部分隔代收养家庭的老人认为身边有个孩子,可以驱逐孤独感。但透过隔代收养现象,发现不少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
其一,部分老人对孙辈之爱自觉或不自觉的陷入了溺爱、畸形之爱,一切以孩子快乐为标准,从不指责孩子的过错,往往导致孩子自私任性、娇生惯养、生活自理能力差。
其二,一般来说,老年人一旦担负起抚养孙辈的任务,都小心翼翼,生怕孩子出事,这便人为地限制了孩子的户外活动范围,减少了孩子接触外界的机会,这对孩子智力的开发、好奇心和观察能力的培养都是不利的。
其三,由于祖辈的文化修养、思想行为、行为准则等大多与现实相去甚远,长期与孩子相处,其潜移默化的影响,会给孩子走向未来社会打下"距离"的烙印。
四、隔代收养须满足以下条件:
前面有提到,最高人民法院于1984年在《关于贯彻执行民事政策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中指出:收养人收养他人为孙子女,确已形成养祖父毌与养孙子女关系的,应予承认。解决收养纠纷或有关权益纠纷时,可依照关于养父母与养子女的有关规定,合情合理地处理。司法实践中通常把这种收养养孙的行为称为隔代收养。根据近年来的司法解释,上述规定仍可适用。养孙子女(被收养人)与养祖父母(收养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父母子女权利义务的规定,而不适用祖孙关系的规定。不过,按照这一规定的本意,收养养孙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第一,收养人与被收养人年龄必须确实相差至少40周岁以上,或者在原有的亲属关系中为隔代辈份的;
第二,收养养孙的行为各方面均符合收养的法定条件,且办理了合法的收养手续,只是收养协议或登记的称谓不同而已;
第三,必须是收养人(包括收养人夫妻双方)本人直接收养,而不是为收养人的子女代为收养。特别是有些夫妻为失去民事行为能力的患精神病的子女在上老时有照料生活而收养养孙,这样容易损害被收养人的利益,应当禁止其代为收养。不过,如果确实收养人自己收养并有能力抚养养孙到成年,只是名义上让养孙称收养人的子女为父母的,则不应禁止。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它可以构成一个代际完整的家庭,而且可以减轻社会负担。
网友咨询:收养子女的条件
我再婚前有子女,判给前妻抚养,不符合无子女的收养条件,现在的妻子初婚未育,她可以收养弃婴吗?意思是以我妻子的名义收养,我签署同意共同抚养协议书,这样可行吗?
婚姻帮律师解答:
不可以!就算这样你们也不符合收养条件,合法收养弃婴的条件第一条是:夫妻双方都未育过子女,或都无生育能力的人才可以收养孩子。不过你们可以生一个属于你们夫妻的孩子。
小编结语:通过上文的了解,隔代收养并不受法律保护,但是也不应禁止。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它可以构成一个代际完整的家庭,而且可以减轻社会负担。什么是隔代收养及隔代收养的条件就介绍到这里,更多子女收养的相关问题,请拨打婚姻帮全国客服热线:4006-520-255,我们有最专业的婚姻家庭律师为您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