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假离婚?
(一)假离婚的定义
假离婚亦称为虚假离婚,是指夫妻双方或一方本无离婚的真实意思而双方为了共同或各自的目的通谋或单独作出的虚伪的暂时的解除婚姻关系的意思表示,待目的达成后再复婚的行为。即婚姻实质上并没有死亡,夫妻关系名亡实存,离异只是获取更多利益的一种手段,他们改变的是在法律上的关系。目前,社会生活中虚假离婚时有发生,寻其根本,皆因利益所致。
(二)假离婚的特征
1、假离婚的男女双方为合法夫妻,但双方或一方无真正离婚的意愿。假离婚的原因不是法律意义上所称的感情不合以及真正意义上的双方意志的自愿,而是通过合法的离婚来钻国家法律、政策的空子。
2、假离婚的目的明确,夫妻双方通过合谋,以欺骗的手段通过婚姻登记机关或人民法院办理离婚,以达到规避国家政策和法律,捞取购房、优惠房贷利率和其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
3、假离婚的夫妻一般会作出复婚的约定,但在实践中,有当事人在目的达成后复婚的情况,也有弄假成真的,当事人一方反悔不履约的情况,导致真正离婚。
【基本案情】为买房,7次离婚7次复婚
据媒体报道,因为房产限购令,有一对夫妻离婚复婚来来回回了七次。由于夫妻俩原本名下就有两套房产,买房就算第三套了,这样银行就无法贷款。“不离婚没法买房,离个婚还不到100元,然后再复婚呗。”离婚达人如是说。另外,现在的政策有一条是“满5年唯一住房不缴税”的规定,如果满5年的房子准备卖时,先“假离婚”,房产证上减少一个人名,把一套房子做成满5年唯一,然后再卖房,卖完后再复婚,这样税就不交了。离婚结婚变成避税和买新房的手段,哪怕要七擒七纵也在所不惜。
婚姻帮律师解答:
夫妻共同财产在协议离婚时,可以任意分配。因此有些夫妻通过办理离婚,将共同房产转至一人名下,从而让另一人成为具备购房资格的无房户,从而再购房。如此反复达到购置多套房的目的。这种情况,至少存在三个重大风险:
只要办理了正式离婚手续,就是真离婚,不存在“假离婚”。即无论双方怎样约定,都不能主张离婚无效。因此,如果一方不再复婚,则另一方毫无办法。
中国实行婚姻共同财产制,每一次离婚后的财产分配,均是有效的,即使之后复婚,已分配的财产都会成为各自的婚前财产,双方实际所有的财产与从未离婚时完全不同。
税收实行“实质课税”原则,反复离婚复婚避税,是形式上不必纳税,但税务机关完全可以根据实际目的和情况追缴应纳税款。
二、假离婚犯法吗?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为了获得某种利益,夫妻之间事先商定“假离婚”,目的达到后再“复婚”;更有甚者,以“假离婚”欺骗对方来达到真离婚的目的。有的妇女被对方花言巧语蒙蔽,违心地同意“假离婚”,结果弄假成真,害了自己。离婚是一个非常严肃的法律问题,“假离婚”是对法律的践踏,是一种违法行为。
“假离婚”应该从道德上受到谴责。有些当事人认为:“就是别人知道了也拿我没办法,顶多会被别人戳一下脊梁骨,比起眼前的利益,算不了什么”。但这些人想错了,我国《刑法》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构成犯罪的,要依照《刑法》规定给予刑事处罚。《刑法》上的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欺骗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有关规定指出,骗取数额2000元以上就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因此,假离婚者一旦复婚,就可能涉嫌诈骗犯罪,将面临诈骗罪指控。
三、假离婚的法律后果是怎样的?
根据现行有关法律规定,当事人在“假离婚”后若反悔或欲按照夫妻关系处理有关财产而产生诉讼时,人民法院将依据《民法通则》和《合同法》的相关规定来审查当事人的“假离婚”行为(一般为离婚协议)是否有效。
在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合同无效或可撤销的条件下,“假离婚”时的离婚协议将被视为有效,“假离婚”时关于夫妻共同财产的分配依法有效,即使将来复婚,复婚前已经分割的财产也属于婚前个人财产,而不会随着复婚而变成共同财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9条规定,男女双方协议离婚后一年内就财产分割问题反悔,请求变更或者撤销财产分割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人民法院审理后,未发现订立财产分割协议时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的,应当依法驳回当事人的诉讼请求。
在实践中,“假离婚”的当事人在签署离婚协议时已经达成某种默契,在发生争议后想主张离婚协议无效或以欺诈、胁迫为由主张撤销离婚协议的,举证的难度极大,从目前了解的判决情况来看,法院一般会以证据不足而驳回诉请。可见,“假离婚”时关于夫妻共同财产的约定并不因为当事人的“假离婚”而必然不产生法律效力,当事人“假离婚”极有可能弄假成真,后果只能由当事人自己承担。
小编结语:“假离婚”只是一种“民间概念”。从法律的角度讲,“假离婚”或“假结婚”的行为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只要是通过合法手续办理了离婚手续,一切“离婚行为”法律都是承认的。更多假离婚是否犯法的相关法律问题,请拨打婚姻帮全国客服热线:4006-520-255,我们有资深的婚姻家庭律师为您答疑解惑。